9月25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承办的成都市2025年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之实践成果交流活动,在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成功举行。活动特邀育人成效显著的学校德育工作者,围绕“赓续红色血脉·立志技能报国”主题作了专题交流,分享了各校在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方面的创新模式与宝贵经验。
实践成果交流活动正式开幕
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瑜表示,举办此次实践成果交流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交流互鉴,引导广大职教学子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在随后的演讲环节中,来自多所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结合班级育人活动组织实践,畅谈了心得感悟,展现了职教教师的教育智慧与责任担当。
骨干教师分享德育心得
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教师邱宇枫告诉我们,今天自己的演讲以“草木染新,人生出彩”为主题,讲述了学校通过“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并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技能,并增强其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如今有毕业的学生还成为了‘蓉城有礼’非遗伴手礼的设计师,有的在金牛区,甚至大凉山上继续保育事业,将非遗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所以我想分享这个以活动育人、托举孩子的好例子。”
与此同时,活动现场还有不少优秀学生代表立足自身专业学习与成长经历,用充满激情的演讲抒发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专业技能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展现了新时代职教学子的蓬勃朝气与使命担当。
今年就读高三的韩易君是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以来的第二届学生。她坦言,自己最初选择这门新兴专业时,更多地抱着好奇与挑战的心态。而在从零开始的学习中,她曾因为实飞操作“炸机”,对计算机语言一窍不通而感到挫败,但如今却已经可以向老师提出新的编程方案。“这样的成长经历也是我从依赖到自主的过程。学习技能改变了我,而也想真正担负起‘强国有我’的使命。”
承办本次活动的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校长朱清平表示,能够承办此次全市性的重要交流活动是对学校工作的肯定与鞭策,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水平,为成都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文 朱馨月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